天津:海纳百川 聚拢天下“英才”

立足“一基地三区”发展定位,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2018年5月,天津发布了“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大力聚焦各类优秀人才。眼前这位身兼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双重身份的领军人才叫仲崇立,最近刚就任天津工业大学膜技术研究院院长。

天津:海纳百川 聚拢天下“英才”

来源:百家号    2019-01-06 21:02
来源: 百家号
2019-01-06 21: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立足“一基地三区”发展定位,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2018年5月,天津发布了“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大力聚焦各类优秀人才。如今,半年多过去,政策落实的效果如何呢?

作为全球基因测序科研服务领域的领军企业,落户天津短短4年,天津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就已经拥有了46个软件著作权,拿下了6项发明专利。但是,快速发展的背后,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诺禾致源遇到的难题,也并非个例。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引进急需的人才,2018年5月天津出台了“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对什么是高层次人才,更多地向企业放权,让市场说了算。特别是对像诺禾致源这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军企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家可以开单子,政府照单全收。

在企业董事长签了一张引才名单后,200多名心仪已久的人才成功落户诺禾致源,不仅在数量上远超往年,质量上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利好政策,带来了强磁场效应。截至2018年底,天津已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3.18万人,引才聚才的成效初显。其中,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人才超过2.3万人,急需型人才1815人。此外,天津还引进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顶尖、领军人才24人,入选“131”第一层次人选108人,创新团队50个,入选创业启动和创业英才专项42人,储备博士后、博士等青年后备人才209人,为天津实现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后劲。

引得来人才是基础,而如何留住和用好人才,做好服务才是关键。

眼前这位身兼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双重身份的领军人才叫仲崇立,最近刚就任天津工业大学膜技术研究院院长。仲崇立说,通过“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就任短短两周,学校就为他配备齐了先进的研究室和优秀的研发团队,速度之快,让他惊讶!而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原本以为需要等待数月的科研经费,春节前就可以拿到。

2019年,天津还将实施“海河工匠”建设工程,作为“海河英才”行动计划的2.0升级版,将更多资源用于企业实训基地建设,对引进的创新人才进行精准再培养,集中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人才大军。同时,对于有创业意愿的引进人才,提供孵化平台、创业场地、启动资金、创业导师等一揽子精确服务,吸引更多人才和团队来天津创业发展。

来源:天津广播电视台

(网信静海)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