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天津北方网讯:生态环境的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营商环境的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要“美丽”,营商环境则要“宜人”。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决定橘与枳差异的不是橘树本身,而是环境。活跃的民营经济以长三角、珠三角等南方沿海地区为“沃土”,但到了天津这样的北方沿海地区,却有诸多“水土不服”。究其原因,不是民营企业的问题,也不是笼统的南北差异,而是营商环境的“宜人”与否。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处在统一的有机整体之中。现代自然科学也有所谓“蝴蝶效应”,一个微小的变化可能带动整个系统的连锁反应。营商环境“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影响的不仅仅是尺寸之间,更可能是整个发展的全局。
民营经济规模小、活力不足、发展不充分是制约天津发展的一大短板,而民营经济恰恰是“环境经济”。“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食不食,非醴泉不饮”。没有宜人的营商环境,“凤凰”不会来,来了也呆不住。比起政策优惠、区位条件这样的硬环境,民营企业更加看重市场准入、招投标、信贷、上市、税收、创新、人才这样的软环境。
我们要坚持破立并举,既除杂草,又种梧桐。各种乱摊派乱收费的“捕鸟网”绝对不能有,各种歧视限制、隐性障碍的“玻璃门”同样不能有。去年11月,天津召开企业家工作会议,推出“天津八条”,主动姿态和务实举措,受到企业家广泛好评。这正是着眼长远、破中有立、以立为主的实招。
“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牢固树立和践行“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正是一剂针对“官本位”落后营商思想的良药。要以“唯恐其不周”的态度,不能只满足于当企业的“房东”,而应切实当好企业的“保姆”。只有在服务细节上下苦功、实功、巧功,才能赢得企业家的真心认同和信任,也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营商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支撑。知识产权有效连接企业的创新、研发、制造和营销,既引领创业创新发展,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可以说,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生产力,厚植知识产权保护沃土,就是厚植经济发展的沃土。发展的第一要素是人,人才从来都是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人才引进是最有价值的引进”“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人才开发是最具增长潜力的开发”,秉持这样的人才观,让天津成为各类优秀人才创业圆梦的热土,经济腾飞就有了更加牢固深厚的基础。
毋庸置疑,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在改善营商环境上舍得时间、舍得投入,下本钱“改良土壤”,把天津真正打造成为企业家的创业“高地”、成长“湿地”、心灵“港湾”,将为“高质量发展”航船增添更为充沛的动能。(“津云”新闻编辑侯静)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