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社区:小区治理出奇招 因区制宜效果好

作者:赵秋艳 孙岩朵 来源:天津网
2018-01-11 08:24:00
分享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记者赵秋艳 孙岩朵 收费难、管理难、与业主关系相处难,这是小区物业管理面临的普遍困境。然而对于天津市五一阳光、东海里等社区来讲,这些问题却不存在,小区通过“社区物业自治管理”“捆绑式物业管理”等新模式,提高了物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令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随即升高。

天津社区:小区治理出奇招 因区制宜效果好

  东海里社区 实行“物业自治” 居民自己管自己

“我们小区是上世纪90年代初建的,45个楼门,近7000位居民,之前一直没有物业管理,直到2012年市里旧楼区改造,小区的硬件设施跟上来了,物业管理也成了眼前的问题。”柳林街东海里社区的居委会主任告诉记者。

硬件改造好了,为何物业管理却“成了眼前的问题”?原来,东海里社区的居民大多是退休人员和低收入群体,他们收入普遍不高,像新小区那样根据面积收物业费,许多居民表示难以承受。与此同时,由于小区公共面积有限,很难划分车位进行出租以补贴经营,不少物业公司也不愿意进驻。

经过居委会协调,东海里社区的居民决定在小区物业管理上“自治”,每个楼门的楼门长联合成立了东海里物业管理委员会,居民张宝凤当选为物业管理委员会主任。“都是热心居民义务承担物业管理工作。”物业自治后,居委会、物业管理委员会和经过政府统一招标的盛泰物业,三方签订了“准物业管理合同”:居民每户每月缴纳6元钱,盛泰物业提供保洁、保安等服务;物管会代表居民对物业公司的服务提出意见。“小区大门24小时有人看守,4位保洁员每天把小区的道路和每栋楼的楼门、楼道都打扫一遍。”张宝凤告诉记者,这6元钱的标准是居委会帮着和物价局沟通之后确定的服务价格,居民都说真不贵。

为了切实维护好居民权益,物管会的居民代表每天排班巡视小区,有问题当场向物业主管指出,每月召开例会,为了沟通方便,这些大爷大妈还用上了微信、QQ。“讨论的就是居民反应强烈的问题,会议记录向居民公开。”记者随手打开2017年5月的会议记录,讨论的是即将到来的夏季居民楼楼顶防漏和小区排水问题。“都能随时反映随时解决,真是不错。”居民宋玉兰大娘说。

“不少想买二手房的人,一看小区环境不错,物业费便宜,特别感兴趣,房价也涨了一些。”物管会成员、楼长李杰对自己的工作还算满意。物业管理委员会的努力,居民都看在眼里,对物业公司工作的认可程度从物业费的缴纳情况上也可见一斑。“东海里的物业费缴费率稳定在七成左右,这在所有小区里已经是非常高的水平了。”小区物业主管宋治说,目前物业公司在小区有13名员工,都是可享受补贴的“4050”人员,根据目前的收费情况,基本上可以保证运转。“单这一点,已经比很多靠出租车位才能维持经营的物业公司强很多了。”

“我们小区规模不大,居民也都是老街坊邻居,即便有的居民想拖欠物业费占小便宜,也不好意思。”张宝凤说。但她坦言,目前物管会的运行还是靠热心居民义务参与,也曾有成员因为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退出。

五一阳光社区 “1+3+1” 监委会让各方作用最大化

从刚入住时的问题不断,到如今成为全国示范社区,五一阳光这几年走过的路可谓不平坦。更重要的是,对于如何管理新型社区这一难题,五一阳光的居民用不断的摸索、实践,探索出了小区几方联动的新方式,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回忆起刚入住的那两年,五一阳光社区业主说,就是因为相互之间没协调好关系,所以社区出现问题的时候无法很好地解决。“虽然各个机构都比较完善,但是大家各干各的,没有配合,这就使得社区没有凝聚力。”

因为五一阳光实行正规的物业管理,如何管理新型社区这一课题就摆在每位社区工作者的面前。“像一些老社区,居委会的性质比较单一,大事小情都得找到居委会,但是这种新型社区就完全不一样,在这种全物业管理下,居委会工作如何开展,如何让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如何协调好业委会和物业之间的关系,是我们考虑最多的事情。”居委会主任说。

五一阳光社区业委会主任介绍说,社区里的居民年轻人居多,但是也有不少从各个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怎样把这些老同志组织起来,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是第二届业委会成立后考虑最多的。

于是经业委会聘用的“监督委员会”应运而生,这个由社区党员、离退休老干部等组成的团体,成为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五一阳光社区居委会主任说:“老同志们特别认真负责,也乐于参与社区事务,我们经常能看见他们在小区里和大家讨论社区近来的动态。交流沟通了思想,进一步融洽了邻里关系。”社区居民刘长河说,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监委会和物业公司相互配合协作,有了问题及时沟通、调整,很多问题才能顺利解决。

五一阳光社区推行的“1+3+1”管理模式,即在党的领导下,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这三方面直接服务于社区居民,这种社区管理的新方式,让各方的作用最大化。

物业公司介绍了一组数字,物业费收缴率从过去的30%上升到最高时的90%,现在仍然维持在85%左右。

三友里小区

“捆绑式”物业管理

小区干净停车齐整

和平区不少老旧小区在提升改造后实施“捆绑式”物业管理,探索街道、社区、物业公司和社区居民共治的模式。“捆绑式”物业管理实施期间,大大改善了旧楼区居民的生活环境,让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们小区一进门就能感觉到小区的敞亮,这路上比一般的社区干净多了吧。一提起老旧社区大家都会联想到环境脏乱差,多亏了小区管理得好。”三友里小区居民张阿姨说道。和平区在全区旧楼小区全面实施了“居民选、社区签、街道管、物业干”的“捆绑式”物业管理模式,并建立落实考核验收、情况通报、复检复查三项制度,健全完善联席会议、第三方评估、居民自觉缴纳物业费良性发展三项机制,狠抓旧楼区物业管理。同时充分发挥各街道“一支队伍”、保洁队的作用,以清除小区内私搭乱建、私装地锁、乱贴小广告等影响小区美观的顽疾为重点,使全区旧楼区物业管理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捆绑式”物业管理能起什么作用?和平区民政局基层政权建设科王超介绍表示:“这种新模式首先解决了居民选择物业公司的问题。凡是合同到期的小区,选用哪个物业公司,把权力全部交给居民,让居民选择自己信得过的服务企业,通过这一举措让群众感到选聘物业公司不是政府指派,而是由居民自己决定的事,充分调动了居民群众参与、关心物业管理工作的热情。其次是解决了居委会签订协议的问题。社区居民选定物业公司后,具体服务事项由居委会代表居民与物业公司平等协商。根据小区服务项目不同情况,由居委会与物业公司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实现二者的有效“捆绑”。同时,也解决了街道管理的问题。区民政局改变物业管理经费划拨程序和渠道,将物业管理的各项经费由过去的统一由区里划拨到企业改为划拨至各街道,使街道既有责又有权,提高了管理效能。再由街道定期组织社区对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进行检查评估,重点听取居委会、管委会的意见,及时向企业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并根据物业公司服务质量核拨经费。“捆绑式”物业管理模式的施行,厘清了街道、社区、物业企业、居民各方责权,兼顾了各方利益,调动了各方履职尽责的积极性,使全区物业管理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