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纪念馆:每一位牺牲者都应被铭记(图)

作者:杨寿清 来源:天津北方网
2017-08-01 15:11:38
分享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

平津战役纪念馆:每一位牺牲者都应被铭记(图)

  坐落在平津战役纪念馆烈士业绩厅的英烈墙。

一座精神堡垒

位于天津的平津战役纪念馆(下称平津馆)烈士业绩厅里肃穆庄严。同前任同事一样,陈列保管部工作人员武丽洁指导着工人师傅将最新核实的烈士名字补刻在英烈墙上。电动刻刀凿磨大理石,发出沉闷的声响,回荡在展厅里。

武丽洁做的,是平津馆开馆20年来的一项例行性工作。这一天上墙的烈士,名叫陈洪标,籍贯河北省高阳县,他是平津战役牺牲的7030名烈士之一,也是刻在英烈墙上的第6821位有名有姓的烈士。

坐落在烈士业绩厅里的英烈墙,说是“墙”,却似“堡”,高2.2米,长22米,厚2米。在平津馆工作人员的心里,这座英烈墙早已是他们的“精神堡垒”,那上面,每个烫金的名字,都讲述着牺牲的崇高。

在英烈墙的顶部,是一组雕塑,几位战士正冒死向着前方的炮火冲锋……这是68年前那场战争的一个缩影,它让固化的英烈墙有了生命的灵动。这组雕塑题为《前赴后继》,是展厅里唯一艺术化表现当年战争场景的陈设。对武丽洁而言,她现在做的这件事,也是“前赴后继”。

2015年9月入职平津馆的武丽洁是个稚气未脱的女孩,她的主要工作就是核查平津战役烈士名录,一旦证实这个烈士为平津战役中的牺牲者,她就安排把烈士的名字刻录在这座英烈墙上。这项工作,从1997年7月23日开馆至今从未间断过。其间,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每一个继任者,都会像前任一样接续进行。他们如同寻找自己的亲人一样,为烈士们寻根,为烈士们安魂。

这个在旁人看来寂寞而枯燥的工作,在武丽洁和她的同事们心中却分量千钧,核实每个烈士身份都丝毫不会马虎。武丽洁说,这些烈士的事迹,让她对今天的生活有了与同龄人完全不同的认知。这是在课堂上、在书本里找不到的感受。

陈洪标的名字刻在了高阳县烈士序列,给名字烫上金色后,武丽洁郑重地献上一束花,鞠躬致敬。

英烈墙的底座已经围满了花束。每天,都有人来这里献花,他们抚摸、凝视这些烫金的名字,倾听为建立新中国而牺牲的烈士们半个多世纪前英勇献身的故事。

在平津馆,这20年的坚守,超出了尽责于本职的意义,这种坚守,已经升华成敬仰与感恩、铭记与怀念交织的情怀,并传导给每一个来此瞻仰的人,提醒人们,不忘初心,珍惜今天。

历史不能空白

平津战役发起于1948年11月,结束于1949年1月,战役历时64天,我军伤亡3万多人,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0多万人。军史记载,此役我军牺牲7030人。平津馆开馆时,上墙的烈士为6639人,还有391人“下落”不明。找到这些烈士,把他们的名字镌刻在英烈墙上,就成了平津馆一代代工作人员努力的目标。

武丽洁的师傅曹静2003年大学毕业后进馆工作,独立上岗后接手的第一件事就是负责核实烈士名录。她介绍,核实烈士名录是双向的,一是烈士的亲人主动向平津馆提供相关证据,一是馆里主动与烈士原籍所在地民政部门联系。待核实清楚烈士确为平津战役牺牲者之后,他们的名字才可以刻上英烈墙。平津馆在筹建时,就开始搜寻和核实烈士名录,当时只核对清楚了6639人,与官方记载的数字相差了391人。这391位烈士是谁?他们的家乡在哪里?他们的亲属在哪里?平津馆决定,向社会公开征集线索。

很快,相关线索从各地汇集而来。曹静说,在核实的过程中,她发现,很多信息都不准确,籍贯、入伍时间、所在部队与平津馆掌握的信息对不上,这里面原因很复杂,核实这些人的信息就成了难解之题。

那些牺牲者总不能连个安魂之所都没有吧!从首任馆长张世增,到现任馆长王培军,都把核实这391名烈士的工作列入馆务重点。王培军说,这是对烈士的敬仰,对历史的敬畏,历史不能空白。有过20多年军旅生涯的王培军表示,这件事对他而言更多了一层意义,这是向自己的前辈们致敬。

王培军上任后的头一件事就是整修英烈墙,将原来的铜质墙换成了大理石墙。这样,可以避免铜板氧化后造成的字迹模糊。纯白色的大理石墙上,烈士的籍贯描红标示,烈士的名字烫金镌刻,肃穆、清朗、大气,一目了然。烈士按籍贯编列,复刻烈士名录时,特意在每个县市的后面留出了几行空白,以便今后补录。

这些留白地带,就成了平津馆人的心结。

每一位牺牲者都应被铭记

英烈墙是专为平津战役牺牲者设立的。平津战役过去60多年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烈士的信息还处在“失联”状态。有的人牺牲时连个名字也没有留下,有的人虽然被认定为烈士,但是不是平津战役中牺牲的烈士,核对起来,需要各种信息对应一致。来自牺牲者亲属提供的线索,是核对烈士信息的重要信源。2006年,平津馆与媒体联合发起了“平津战役烈士寻踪”公益活动,对外公布了热线电话,希望搜集到更多线索。曹静说,我们负责搜集线索的人,每天都盼着有电话打来,每一通电话,都会让我激动。

2009年秋天,曹静接到一个来自黑龙江省的电话。来电者王先生称,他想找自己的叔叔,名叫王宝礼。他只是听奶奶讲过,王宝礼是1948年随东北野战军入关离开家乡的,此后就一直没了音讯。奶奶去世前,念念不忘自己的儿子。

曹静依据王先生提供的线索,查对了王宝礼牺牲之前所在部队的信息,又与当地民政部门掌握的档案核对,将年龄、籍贯、入伍时间、部队番号都对应一致了,最终确认王宝礼是平津战役中牺牲的烈士。之后,曹静又在天津烈士陵园找到了王宝礼烈士的骨灰。曹静说,像王宝礼这样的情况很特殊。她分析,平津战役之后,东北野战军南下作战,有的人连阵亡通知书都来不及发出。还有一种可能性也不能排除,就是王宝礼的身份信息登记不全,部队联系不到他的家人,所以阵亡通知书没有送到。

找到了失联60多年的叔叔王宝礼,王先生赶到天津,想迎回王宝礼的骨灰。曹静对王先生说,烈士的名字已经刻在英烈墙上了,骨灰在天津安放了这么多年,让他继续安放在天津,让更多的人瞻仰他,铭记他,不是更好吗?王先生觉得曹静的话在理,便放弃了迎回骨灰的要求。此后,每年的清明节,王先生和亲属们都要到平津馆来祭奠王宝礼。

为烈士寻根,是苦苦的等待、漫长的坚守。有时候,偶然的发现,也给这苦苦的等待、漫长的坚守以意外的收获。2003年,一位天津市民在整修危房时挖出了一块墓碑,上书“张云亭烈士之墓”,平津馆闻讯后马上派人赶到现场。张云亭是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坦克二连指导员,与著名的战斗英雄、“功臣号”坦克手董来扶同在一个部队。平津馆把这个情况通报给了董来扶,希望得到更多信息。董来扶得知找到了张云亭的墓碑,激动不已。他进一步披露,张云亭是他的指导员,还是他的入党介绍人。因为张云亭为攻打海光寺立下殊功,部队首长指示,为他立碑安葬。这块青石墓碑,就是董来扶和战友们一起立的。董来扶还捐献了自己一直珍藏的张云亭生前唯一的照片,这张着坦克驾驶员作战服的照片,就替代了张云亭先前的素描像,如今陈列在展厅里供人瞻仰。就在那次访谈后,董来扶还帮助平津馆找到了张云亭远在山西的亲人……

英烈墙上,还有一组名字,也是后来补刻上去的。名单的提供者是曾经在攻打天津时担任担架团团长的杨青。当年,杨青是遵化县武装部部长,他组织起了万人担架团支援前线。他说,当年担架团上报的牺牲者也是统计在7030位烈士之中的,他们的名字是:刘景志、刘景荣、刘起、常和、常利、刘振合、刘景海、王景林、刘保增、窦万田。补刻这些名字时,平津馆还举行了庄重的祭奠仪式……

曹静说,这些年,她和同事们从这项工作中悟到了很多,那些烈士,牺牲只在一瞬间,而留给我们后人的,则是永恒的纪念。他们的牺牲是崇高的,每一位牺牲者都应该被后人铭记。

不容青史尽成灰

从1997年7月至今,20年来,平津馆已经寻找核实了182位烈士,他们的英名都镌刻在英烈墙上。在寻访烈士的过程中,那些尘封已久的英烈事迹,也随之浮现出来。2014年,在纪念天津解放65周年之际,平津馆编辑出版了《平津战役纪念馆故事》,书中收录的故事很多就是在寻访烈士过程中采集到的。

王培军说,平津战役是新中国的奠基之战,平津馆是唯一再现这段历史的承载者、珍藏者、宣传者,为烈士寻根安魂,既是职责所在,也是对待历史应秉持的态度。

千年文字会说话,不容青史尽成灰。平津馆用史实回击那些虚无历史的人,坚守着这块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红色阵地。王培军说,每一个烈士都是一段活的历史。让人们了解我们眼前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了解新中国是通过怎样的牺牲、多大的代价换来的,正是平津馆存在的意义。

90年风霜雪雨,90年岁月峥嵘,90年铁流滚滚,90年不屈向前——这支一往无前的英雄军队,无数先烈以热血忠魂,挺起了民族复兴的脊梁。他们是我们民族血性与精神的写照,铭记他们,不仅仅是捍卫过去的荣光,更多的是坚守和传承一个信仰。平津馆人说,“失联”的391位烈士一个也不能少!

英烈墙上的6821位烈士籍贯分布26个省,555个县市。20年来,当时“失联”的391位烈士已经补刻了182位,还有209位需要寻找、核实。曹静说,这项工作会一直坚持下去。这份坚守,是对历史的郑重交待。总有一天,我们会把这391位烈士的下落找齐,让7030位英烈在这里集合。(“津云”——北方网编辑曲璐琳)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