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每年都会有一天,太阳的光辉将最久最长地普照大地,这个时候地面上的影子也乖乖地缩短到了极点。
每年都会有一天,太阳的光辉将最久最长地普照大地,这个时候地面上的影子也乖乖地缩短到了极点。
这一天就是24节气中的“夏至”,夏季这个太阳最为辉煌的季节的极致,因此这天也被称为”日长至“——
今年的夏至从6月21日开始
拿咱北京的历史资料来看,夏至白昼长达15个小时,黑夜只有9个小时,夏至以后,随着太阳的逐渐南移,白天又渐渐缩短,黑夜又慢慢变长。
冬至饺子夏至面
每逢节气都要吃些有特殊意义的食物,这已经是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在夏至,首当其冲的就是面条。
◇炸酱面,那一小碗炸酱上边汪着的一层油……
◇芝麻酱面,最后淋上的那勺调味花椒油……
◇荤面码儿中亲手撕成细丝的的鸡胸脯肉……
◇素面码儿中的时令蔬菜,比如樱桃萝卜丝、芹菜丁、豆芽菜、香椿芽、青豆……
随着面条出锅、过水后,放入碗中,浇入酱汁,再把各种面码儿摆在碗边,即可享用荤素搭配、清爽宜人的“夏至面”啦!
夏至之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这首耳熟能详《冬至九九歌》想必小伙伴们从小就会唱吧,“数九”数着数着寒冷的冬天就“游戏”般的过去了。
和冬至相对的,夏至也有自己的《九九歌》:
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
四九三十六,争向街头宿;
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
七九六十三,入眠寻被单;
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
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壑。
这是宋代周遵道在《豹隐纪谈》中记载的《夏至九九歌》。
《夏至九九歌》不止一首: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浑身汗湿透;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半夜寻被子;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这首更形象和生动地反映出从夏至到深秋气温有炎热难耐到清凉微寒的过程。不过,就像《冬至九九歌》一样,咱们的国家疆域辽阔,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版本吧。
夏至后阳光充足,雨水增多,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这一天的农谚基本脱离不了“雨”和“热”两个字:
夏至有雷三伏热。
夏至无雨三伏热。
夏至闷热汛来早。
夏至一场雨,一滴值千金。
……
相传夏至是最早一批确定下的节气。远古的祖先以土圭测量日影,定下了基准,之后便从这个基准开始把太阳兴衰的周期划分为24个节气。
从夏至这一天起,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夏至后,紧接着到来的就是“三伏”。
夏至从太阳得到的热量最多,但不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这是因为天气的冷热不仅和当天太阳热量的多少有关,更重要的还要看地球上的热量积累是不是最多。
夏至虽然从太阳得到的热量最多,但地球上热量的积累要到夏至后一个月左右三伏天的时候,才达到最多,所以俗语说“热在三伏”,就是这个道理。
三伏天出现在每年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或下旬。这时也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三伏的日期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确定的——具体来说,民间以“庚日”作为三伏的计算标准。
每年自夏至日起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日起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三伏”。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由于天干是10个,因此庚与庚相隔是10天。初伏到中伏的时间固定是10天。中伏到末伏的时间有时相隔10天,有时相隔20天,这是由于末伏日期定在立秋日起第一个庚日,所以相隔的天数就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前有四个庚日时,则中伏到末伏的间隔为10天;夏至到立秋之前有五个庚日时,则中伏与末伏的间隔为20天。
据资料,2015年三伏天就长达40天,中伏足足长了10天。
(图片:北京日报资料库、新华社、北晚新视觉网)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