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日前,外省市接连发生的两起青少年跳楼轻生事件,引发市民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和反思:一位家长不让孩子玩手机,把手机从窗口扔下后,孩子随即跳楼身亡;与之类似,一位家长不让孩子看电视,孩子从20楼跳下身亡。记者从本市首个开通、以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自杀为主的公益热线“希望24热线”了解到,在近半年来接到的约8000人次电话中,有8%是青少年打进来的。专家建议,应该给孩子多上上生命教育课,让他们能更好地对待逆境和挫折。
“希望24热线”接线团团长付俊琳告诉记者,青少年因与家长冲突愤而跳楼自杀,属于一种应激的冲动行为,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情绪出现失控时,就会出现自残甚至自杀的行为。与应激冲动相比,在向热线求助的青少年中,大部分没有马上去自杀的冲动,但因为负面情绪的累积造成厌世情绪的产生。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但其根源是一样的,就是心理上出了问题,缺乏对生命的敬畏感,不计后果地用结束生命的行为向不如意说“不”。
“局外人把这些悲剧当做故事来看待,如果认不清事件的本源并加以重视,这样的故事就有可能变成你我身边的事故。”天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教专家陈秀茹说,“归根结底是家庭教育的失败,情绪失控的家长遇到情绪失控的孩子,酿成了悲剧。”她认为,家庭教育应是“缓慢优雅的”,应关注过程、淡化结果。很多家长不讲原则、方法,粗暴地不让孩子玩手机、看电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陈秀茹介绍,动辄以跳楼或自杀威胁家长的孩子需要补上生命教育课。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让孩子从小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懂得生活的意义所在,学习尊重生命,正确对待遇到的每一次挫折和压力。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陈秀茹说,“在家中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孩子的不听话,重视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否则,父母不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以及功利化教育等,会扭曲孩子对待生命的态度,导致悲剧的发生。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该承担起相应职责,通过开展生命教育课,培养孩子们对生命意义的认知以及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
推荐